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一座大型国有企业选择在较为偏僻的攸县落户,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当地工业的发展,它从建厂到如今,已经走过了44年的曲折征程。与这座工厂有着千丝万缕关连的近万名职工和家属们,思绪万千,寄托着往昔的乡愁……。
湘东化机厂鸟瞰
化学工业部湘东化工机械厂落户攸县,是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大兴“三线建设”的特殊年代里,根据国务院的指示,由化学工业部的领导和专家组成考察组,在湖南多地考察选址建厂时,在总工程师汤炳光(攸县市上坪人)的积极建议,和时任攸县县委书记朱洪富等人的自我推荐下,最终决定将地处东南沿海一带闹市地区的南京化工机械厂,部分搬迁入湘落户攸县后,正式破土动工兴建“化学工业部湘东化工机械厂”。
年1月7日,位于湘东奥地的攸县县城西郊,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化工机械厂,在“边基建、边生产”的号召下,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这座拥有正式职工余人,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的工厂胜利落成。她在年3月9日至12日,迎来了国家验收组,对工厂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竣工验收。至此,我国一座投资超亿元,装备较先进的现代化大型化工机械厂,宣告正式建成并全面投入生产。
竣工后的工厂,管理科学有序,设备可称一流,技术力量雄厚。有三类压力容器、汽轮机制造等多个分厂;铸造、锻压、金属加工、以及氧气站等十来个车间。具有较强的铆焊、铸造、热处理、锻压、金加工能力。生产设备有现代化的吨水压机、12米刨边机、吨大吊车、8米卧车、5米立车、落地镗床、6米外圆磨床、西德kvx光探伤机,以及数控机床等.当年这些机械设备,不但攸县罕见,某些高、精、尖端设备,在省内也属稀有。
回顾当年,在“企业办社会”的口号声中,工厂自成体系,水、电、气自给有余,铁路专线直达生产区内,大小车辆数十台和消防车队;还有幼儿园、子弟学校、技工学校、电视大学等完整的教育体系;医院、商店、粮站、影院、俱乐部、图书馆、游泳池、旱冰场、灯光球场和足球场等设施。总之,与工厂生产、生活有关的机构一应周全,具有适应备战需要的独立生存与应变能力。
时过境迁,在国有企业改制的大背景下,加上化肥企业生产规模的调整,曾经辉煌一时的工厂,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昔日数以千计的员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奔向全国各地,发挥一技之长,各展雄才。
丁才安写于.10.1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