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白癜风哪里治疗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俗话说:气是杀人贼!可不是,气大伤身,这个道理几乎人人皆知,但有个前提,那是在人冷静的时候。而当人怒火中烧或是苦生闷气的时候,根本顾不上愤怒或生气对人身体造成的伤害,大脑一片空白,眼里只有发怒的对象或生气的情绪体验以及相应的生理反应。经过长期心理研究我发现,生气一般可分为三种形式,第一是生闷气;第二是生怒气;第三是生怨气。其中“生闷气”对身体伤害最大,因为人在生闷气的时候,不光是生气的时间长,而且这股邪气会一直窝在心里,无处发泄。如此生气肯定会导致气血运行失调,不仅可能引发抑郁等消极情绪,还会对身体及心脏等器官造成严重伤害。生闷气可以是对自己生气,也可以是对其他人或事生气,但往往是有口说不出,只能闷在心里。生闷气被气死的典型例子很多,包括秦朝末年项羽的亚父范增,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睿,北魏的皇帝拓跋宏,还有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等都是生闷气而无处发泄,不是活活被气死,就是生闷气得病死的。生怒气比生闷气稍微好一点,因为当人“生怒气”的时候,很可能通过发怒的方式把胸中的不满大部分发泄出来。虽然发怒可以化解胸中的憋闷,但所谓“怒伤肝”,发怒过程本身会对肝脏造成严重的伤害。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周郎,诸葛亮三气周瑜,导致周瑜在恼恨暴怒之下,吐血而亡。生怨气虽然能平缓一些,但也不能轻视,因为“生怨气”同“生闷气”一样,“生气”的时间也会很长,内心总有一种哀怨的感觉,即便可以找人诉说,但一般人所能提供的帮助和支持是很有限的,这样的消极情绪照样会对人的身心造成影响。典型的例子就是林黛玉,她常常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心生怨气,结果对肺造成严重伤害,红颜早逝。通过以上描述,不难看出“生闷气”是最要命的,而“生怒气”和“生怨气”照样不能掉以轻心,也应该引起重视才对。那么怎样才能迅速化解这“三种生气”呢?除了通过深呼吸放松法、系统脱敏疗法、认知疗法等心理方法以外,经过研究和实践,我发现只需一样东西就能迅速化解生气的程度。这种东西说来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它就是镜子或手机。可别小看镜子或是手机,当人开始“生气”的时候,不管是哪种生气方式,只需来回照一照镜子或是手机,你就会马上化解“浮气”,平复心情。为什么镜子或手机会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呢?这可不是它们的神奇效果,而是人的潜意识发挥了关键作用。从表面来看,人在生气时照镜子可以转移注意力,而且要想看清自己的形象,必须放慢呼吸,这在一定程度上自然起到了放松作用,从深层来看,当人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生气”的形象时,逐渐恢复的理性思维虽然觉得“难看”,但因为生气会造成意识狭窄甚至“认死理”,所以认知的调节作用还是有限的。这时最能起作用的还是潜意识,因为潜意识对人是一种天然的保护屏障,它一般不会受到外界因素或情绪的干扰,而照镜子恰好能激发潜意识来保护自己。可以在照镜子时心中默念“这是我吗?我怎样会变成这个样子!”等暗示性的内部言语,来更好地调动潜意识发挥作用。另外照镜子能让人瞬间产生对“美”的本能追求,这里面也有潜意识的影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化解生气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镜子中的“我”倒是那个生气的我,而真正的“我”正是潜意识的我,这个潜意识的“我”会马上站出来化解“镜中我”的生气状态,这叫做“物我转化”,是意念启动了潜意识的强大能量。当然了“生气”时照镜子是化解不良情绪的最好方式,如果手边没有镜子,手机就成了不二选择。一是手机可以临时掏出来当镜子用;二是手机可以拍下“生气”的视频,回看时照样能起到“照镜子”的作用。虽然说照镜子能迅速化解“生气”的程度,但人还要在平静的状态下从认知上、情绪上做好情绪调节和自我管理,优化思维方式,减少生气尤其是生闷气的次数,因为人平时还是在意识控制下进行活动的,潜意识只是在关键时刻通过激发才能发生巨大作用。请问,你平时是怎样化解“生气”情绪的?请大家发表见解和评论,谢谢!作者白新明
心理研究俗话说气是杀人贼欲迅速化解生
发布时间:2024/8/11 12:05:20 点击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