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外伤性血胸 > 疾病诊断 > 郁在少阳引起的便秘

郁在少阳引起的便秘

发布时间:2022-5-11 11:14:08   点击数:
郁在少阳前面已经讲了多种便秘的原因,有热燥导致胃肠津液缺乏的大小承气汤证,有“心下”被“热痰”阻塞的大陷胸汤证,有胃被寒“冰冻”的吴茱萸汤,有脾湿被寒“凝结”的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证,有瘀结血室的抵当汤证,有脾、胃津液皆缺乏的胃强脾弱的麻子仁丸证。还有一种便秘的情况,就是少阳有郁,少阳之上,火气治之,少阳有郁,火与气必然有郁,《伤寒论》中有两个条辨涉及少阳有郁而引起的便秘。1.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人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2.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然而汗出解也。这两条讲的都是小柴胡汤证,第一个条辨讲的是太阳少阳合病,头汗出,微恶寒,为表证。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为里证。阳微结者,是说火与气只是郁于三焦,并没有完全入里,也不完全在表,故曰必有表,复有里也。伤寒阴邪中于阴者,脉沉,阳邪结于里者,脉也沉,其鉴别在于证候,没有表证者,为纯在里,有表证者,为半在表,无阳证(没有热的证候)者,沉为在阴(阴邪或寒邪入里),有阳证(有热的证候)者,沉为在里(阳邪或热邪入里)也。又头为诸阳之会,而里有寒则不应当有汗,今脉沉紧而头汗出,得知其病没有完全入里,也并不是都在表,而在半表半里之间,故可与小柴胡汤和解表里。大便顺畅了,少阳之郁得解,所有的症状自然缓解。第二个条辨讲的是少阳阳明合病,没有太阳表证,胁下硬满而呕,舌上苔白,皆少阳病的证候,不大便为阳明病的证候,然虽不大便,不可攻之,宜小柴胡汤和解。为什么呢?胁下满痛而呕,火与气郁于三焦不能宣达,必导致三焦水道不利,水道不利自然津液不得下行,津液不得下行势必影响胃肠的功能,此不大便是输送水的“管道”因火与气郁不能正常运行,故用小柴胡汤疏火气之郁、通达水道,则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而呕不作矣。火气通津液下,胃气因和,便从里出,汗从表出,症候自然化解。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只是阳明证胃肠硬满不大便,没有少阳病“胁下硬满而呕,舌上苔白”的证候,则可以用攻下的方法,但如果有少阳证,即使大便再燥结,也不能用任何攻下的方法,只能用柴胡汤和解。如果火郁于三焦太过,引起“心下急,呕不止,郁郁微烦者”则可用大柴胡汤和解。这两个条辨提到几个特别的证候,①但头汗出;②口不欲食;③舌上苔白;④四肢冰冷。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一)、但头汗出只是头部出汗,其他部位无汗,如果是热在里阳明证,则应该是浑身出汗,如果是寒在里少阴证,则不应该出汗,“但头汗出”说明病邪(无论热邪还是寒邪)还没有完全入里,这种现象还挺多的,有些人坐在那里头部“哔哗”地出汗,脖子以下却不怎么出汗,现象虽然相同,治疗方法却各异。《伤寒论〉中除了小柴胡汤证外还有几个汤方涉及此证1.“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侬,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指的是火邪没有完全入里,只是聚于胸中,因此“但头汗出”伴有“心中懊侬,饥不能食"。栀子豉汤方:栀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绵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止后服。2.“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此与小柴胡汤证一样,是火气郁于三焦,不一样的是,有“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因此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三焦水道不通的情况比小柴胡汤证严重!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干姜二两,黄苓三两,栝萎根四两,牡蛎三两,熬,甘草二两,炙。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愈。3.“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大陷胸汤主之。”此热也没有完全入里,而是热“痰”结于“心下"。大陷胸汤方:大黄六两,芒硝一升,甘遂一钱匕。上三味,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二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同样是但头汗出,不同的原因引起,治疗的方法当然也是不一样的,如同我们一直在讲的便秘,虽然结果相同,治疗的方法却各不相同,而决定其治疗方法的就是证候的辨证,而了解这些证候最重要的就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21binyang.com/jbzdu/662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