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稠生瘀,血虚生瘀,血寒也生瘀,而中医常说血瘀生百病,那今天许医生就给大家分享一个经典名方,活血,补血,温经,从根入手,横扫各种生瘀之源!
那首先,我们先一起来看血稠生瘀
有的朋友体型比较肥胖,平时总觉得嗓子里面卡了一口黏痰,不停的想要咳咳两声,不然说话声音都是非常的嘶哑,但是不管怎么咳,好像痰多的都咳不完,同时伴随着胸闷,身体局部肿痛等。
那这种情况就多是血稠生瘀了,我们知道痰湿是一种黏稠之物,当和血液交织在一起时,也会把血液变得黏稠,从而使血液运行缓慢,最后彻底运行不通,形成血瘀,那这时我们就要健脾,化痰,消瘀,毕竟脾为生痰之源,脾强了,痰自然也就无处可生了,可以参考导痰汤,再根据自身情况做加减。
其次,我们再来看血虚生瘀
很多朋友躺坐的时间久了,起身的时候会感觉头晕目眩的,或者头痛欲裂的,站都站不稳,而且气色也不好,一照镜子,脸色不仅发白,而且还非常暗淡,同时伴随着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
那这种情况就多是血虚生瘀了,血液就好像河流一样,河流的水量大,河水就会奔腾不息,而当河流水量小的时候,流速就会变得缓慢,容易沉积淤泥,血液也是如此,那这时我们就要补血,行气,祛瘀,可以参考桃红四物汤加减。
最后,我们来看血寒生瘀
还有的朋友平时比较怕冷,同样的季节,哪怕穿的比其他人厚的多,也仍觉得冷,而且关节部位经常会出现一些冷痛感,用热水袋放在痛处,会减轻许多,同时伴随着身体僵硬,腹痛腹泻等。
那这种情况就多是血寒生瘀了,中医认为气血得温则行,反之当体内有寒时,便会凝滞血液的流动,失气血运行愈发缓慢,最后彻底流动不通,那这时我们就要温经通脉,活血化瘀了,可以参考少腹逐瘀汤加减。
不过许医生要提醒大家,我所分享的内容仅做医学科普参考,不具普适性,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不要自行诊断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