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外伤性血胸 > 疾病治疗 > 静脉输液管路,您选对了吗

静脉输液管路,您选对了吗

发布时间:2021-9-26 16:15:32   点击数:
护理静疗学组年第1期

肿瘤患者长期行静脉化疗或脑转移伴水肿需要频繁输入脱水药物时,外周静脉条件往往很差。当患者预计行长疗程化疗或有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或者因恶性肠梗阻需行全胃肠外营养,这时可能需要建立中心静脉通路。

留置针、CVC、PICC、输液港的比较。静脉留置针

时间:72~96小时

部位:四肢浅静脉(首选前臂)

方法:常规操作,护士完成。输液时针头直接插在肝素帽或者直接拧在留置针的另一个接头上,每日输液后肝素盐水5~10ml封管或者专用封管液脉冲式正压封管。

优点:操作难度小。

缺点:留置时间短,浅静脉不适合长期化疗及营养液输注。

并发症:皮下水肿。

血栓相关风险:低,不严重。

感染相关风险:低。

CVC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venouscatheter)经由颈内、锁骨下、股静脉穿刺将导管插入到上、下腔静脉并保留,以提供便利的静脉通路。

时间:2~4周左右,时间长容易感染。

部位:右侧颈部,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方法: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或手术时麻醉师完成。导管直接由颈内静脉插入上腔静脉并原位固定。输液时针头直接插在肝素帽。每日输液后肝素钠10ml封管。

优点:操作难度小。

缺点:留置时间短,脱出危险性大,护理不方便,舒适性差。

并发症:气胸、血胸、气栓、血肿,臂丛神经、胸导管损伤,导管异位、折管,心肌穿孔、心律失常、动脉穿孔。

血栓相关风险:高

感染相关风险:最高

PICC外周静脉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中、长期(7天~1年)的静脉输液治疗。

时间:数月,可长达1年

部位: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

方法: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完成。多使用Seldinger穿刺方法,由导丝将中心静脉导管引入上腔静脉。输液时直接连接,输液后用肝素盐水20ml脉冲式封管。不常用建议每周换药冲洗一次(20mlNS冲管,肝素3~5ml封管)

优点:操作护理相对简单,给药方便,不影响正常的活动。

缺点:每周换药,容易感染及形成血栓。

并发症:心律失常、动脉穿孔、空气栓塞(罕见)、折管、心肌穿孔。

血栓相关风险:高,40%甚至更高

感染相关风险:高

输液港输液港(implantablevenousaccessport,PORT)是完全植入人体内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

时间:可长期使用,适合6个月以上的治疗需要。

部位:前胸皮下,锁骨下静脉

方法:多由麻醉师或外科医师在手术室局麻下完成。

输液港放在前胸皮下,导管前端在上腔静脉,后半部分在胸壁皮下潜行。将蝶形针头刺入输液港,建立中心静脉输液通道。输液后先用生理盐水20ml脉冲,肝素盐水5ml封管。不常使用,建议4周冲洗一次。

优点:可用于血样采集,美观方便,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目前恶性肿瘤化疗包括长期肠外营养治疗患者的最佳方式。

缺点:置入成本高,置入和取出都有创伤。

并发症:导管异位、导管与DDS衔接脱落并造成导管进入上腔静脉或右心房、心律失常、动脉穿孔、空气栓塞、折管、心肌穿孔。

血栓相关风险:较低

感染风险:低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供稿丨护理静脉治疗学组

编辑

郭静、魏旭红

投稿方式

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21binyang.com/jbzil/589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