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外伤性血胸 > 疾病治疗 > 连载生死边缘ICU医师手记二十七

连载生死边缘ICU医师手记二十七

发布时间:2020-11-12 13:00:01   点击数:
看白癜风费用贵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787178.html

题记:ICU的工作就是为生命筑起最后一道防线

第二十七回恶病症险中求生凶多吉少,好医生治病救人尽职尽责

上回我们讲到那个高龄的老人呼吸机撤不下来,省城的艾主任看过后讲解病情时给了家属一些希望,这可吓了我一跳。因为,那个病人,我真乐观不起来,年龄太大了,别说呼吸机撤不下来,就是一个感冒,也不能说没事啊!可是,老师说了还行,我只能尽人事了。

我按照她老人家的指示,给病人加强了营养,补充了白蛋白,用了亚胺培南,用了激素,可是老人的病情也没能明显地好转,又撑了几天,我看病人还是脱机无望,血压也维持不住,就同家属说准备不测的事情。家属还是不甘心,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96岁的老人就别让她受一些罪了。医院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也同艾主任联系过多次,艾主任也有些挠头。哎,还是不折腾了吧!

中午快下班了,明主任打电话说有个开胸后的病人都十几天了,一直不好,今天呼吸也不行,要转ICU。我等了近半个小时,病人来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一点了。

他已经插了气管插管,接上呼吸机,氧饱和度怎么也上不来。

这是个食管癌术后的病人,有过气胸、血胸、感染、内漏,而且,还是一个长期的酗酒者,因酒精性肝硬化做过门静脉的分流手术。本来省内外的好几个胸外科都不肯给他手术的,但是孩子们条件很好,坚决要求明主任给老人一次机会。明主任也是艺高人胆大,不过,这次我真为这个老人捏了一把汗。

胸腹部的超声看过后,没有发现明显的气胸和大量的胸腔积液,所以我还比较失望。因为,如果有气胸或血胸,我们只需进行新的引流后,病人就会有明显的好转,是比较容易露脸的。没有这些,病人最大的可能就是感染导致的急性呼吸衰迫综合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ARDS了。如果是那样,这个病人可能就凶多吉少了。病人肺内有大量的B线,我们调高了病人的PEEP,可是PEEP高到15了,病人的血氧却不见一点好转,没办法,最后还是用高氧浓度来解决了问题,80%氧浓度,维持着病人90%的氧饱合度,终于可以去吃饭了。

第二天是周日,病人的情况仍没有好转。下午,我正在家里打扫卫生,值班的院长给我打有个省城的专家在我们ICU的门口,值班大夫不让进。我一听就毛了,我没有联系专家会诊呀。我打电话给科里,林大夫值班,他跑到门口,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会诊的专家,就给我回电话说没有专家。我不放心,就赶紧穿好衣服,跑到了科里。我在陪人室里找了好几遍,没人说请了会诊。我想:这可真的见鬼了。当我转身想走的时候,在陪人室门口的一个折叠椅上躺着的那个中年人扭过头来,他看了我一眼说:“是不是找我们?”

“省城的会诊是你们请的吗?”我问。

“是,”

“那专家呢?”我盯着那个躺在折叠椅上不肯起来的中年人问。

“在路上呢,还要半个小时才能到。”

我松了一口气,原来人还没来呢。

我回到科里,把病人的资料仔细翻看了一遍。

对于家属自己不经科室同意请来的专家,我们还是比较小心的,因为,这些专家有时候专业也不一定对口,可能是病人的亲戚或朋友,有时交流起来还比较困难。我们自己请的专家,多是我们熟悉的省内德高望重最高水平的老师,这些教授多数临床经验丰富,更重要的是人品一流,他们不仅善于诊治各种疑难病症,而且,更擅长于同家属的沟通,他们来会诊,我们都是很放心的,很少出现家属不满意的情况。这些家属请来的专家,有时候就很难说了。

专家来的时候已经快六点了,看到那位老师,我一下子笑了,这不是施主任吗,他倒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专家,我经常在国内、省内的会上听他讲抗生素啊,呼吸衰竭呀等课题,只是他还比较年轻,所以,来泰西会诊还真是第一次。

即然是自己老师,我一下子放松了很多。

施主任仔细看过了病人,又详细询问了病史,并要求我们进行了床边的超声检查,床旁的拍片检查,甚至要求我们立即给病人进行气管镜检查。

一通折腾后,已近两个小时了。他又找来了病人家属同他们进行了详细的交流,掰开了揉碎了给家属们反复地讲解,直到家属们都说听明白了。

施主任离开的时候已经是八点多了。我回到家中,早已感觉累得不想动了,草草地吃点东西,洗了个热水澡,打开电脑,想把最近的资料整理一下,突然,

转载请注明:http://www.21binyang.com/jbzil/4416.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