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溢血,也叫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
据统计,每年因为脑溢血丧命的人,在万左右,被誉为“最快杀手”。
脑溢血,以“发病快”而著称,是导致中老年人死亡的第一疾病!
冬季,需要格外谨防脑溢血
寒冷的冬季,较低的气温,可引起血管收缩、痉挛,从而引起血压升高,以及血管的脆性增加。
同时,冬季人的活动量,会明显下降,血液的粘滞度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增加,这些都会最终导致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的几率增加。
此外,岁末年初,不论是工作,还是家庭,难免会有许多的事情,会影响情绪,一旦过分激动,会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肾上腺素增加,心跳加快,血管急剧收缩,诱发血管破裂。
因此,冬季,提高对脑溢血的认识,增强自我的预测能力,对疾病预防有重要意义。
脑溢血发生前,身体会给出4大“暗号”,为了健康,多留心看一眼
1、突发剧烈头痛
头疼症状,一般发作,仅持续几分钟便消失,只要出现,就要警惕脑溢血。
一般来说,先兆症状出现后,2个月内发生的风险尤其高。
2、身体一侧麻木
大部分脑溢血,发生前,都会出现面部、胳膊、手指的麻木,特别是无名指!
如果,常常感觉左右半身麻木,应该考虑脑内小血管,是不是出现了问题。
如果,麻木的同时,出现上肢或者下肢的乏力,情况就更加危急了。
3、突然失语
与他人交谈时,突然说不出话,或吐字含糊不清,或者听不懂别人所说的话,甚至有时“口不对心”,也就是说出的话与自己想说的话不一致。或出现嘴歪、流口水等。
此时,一定要高度警惕脑溢血,最好立刻就医检查。
4、流鼻血
如果,正常的流鼻血,并不可怕,但是,如果伴有高血压,还经常会出现流鼻血,就要小心了。
高血压患者,经常的鼻出血,半年内很有可能出现脑溢血。
如果,您的家人有上述情况出现,医院检查和治疗。
脑溢血的发生,有三个“魔鬼时间”,需格外警惕
时间1:晨起时
早上起床时,是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黄金时间”。
因为初醒,人尚处于半休眠的状态,如果猛起身,血压、心率等会瞬间转换,容易造成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易诱发脑溢血。
所以,起床最好要遵从“宁慢三分,不抢一秒”的原则,醒后可静卧3分钟,慢起身在床上坐3分钟,放下双脚在床边坐3分钟,然后再下床慢慢活动。
时间2:弯腰时
弯腰不可勉强,如果,弯腰过快过猛,也会导致脑部血压剧烈变化,诱发脑溢血。
在弯腰起身的时候,一定不要操之过急,因为,过急则会导致脑袋出现眩晕,供血不足的情况出现。
时间3:激动时
如果,情绪大起大落,就会造成血管的突然剧烈收缩,易诱发脑溢血。
科学预防脑溢血,谨记“三个字”
一、吃
科学的吃,吃够满足身体的营养素,吃预防脑血管病的食物。
1、补充α-亚麻酸,清血管,防血栓
研究显示,α-亚麻酸能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胆固醇,和甘油三酸酯的量,同时提升高密度胆固醇的量。
α-亚麻酸还能降低血粘稠度,增加血液携氧量,抑制甘油三酯的合成,增加机体各种脂质的排泄。达到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
中国营养学会年版,推荐α-亚麻酸每日摄取量-毫克。
α-亚麻酸主要补充来源有苏子油、核桃油等,尤其是苏子油,含α-亚麻酸丰富,约67%,被称为"陆地上的深海鱼油"。每天食用5毫升苏子油,或与酸奶搅拌后食用都可以。
2、补充膳食纤维,防治便秘
我们都知道,当人体便秘,用力解大便的时候,同样会诱发脑出血的发生,因此,在平时要多补充膳食纤维,有利于润滑肠道。
食物来源:菠菜、火龙果、大麦苗等食物。
二、饮
通血管,一定喝好3杯水
睡前半小时
睡前半小时喝半杯温开水,对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很有帮助。大概是ml左右,但别多喝,以免起夜。
清晨起床后
清晨起床后也要喝杯温开水,可以稀释血液,减轻血管负担。
起夜时
除了早晚喝水,很多人半夜起床比较多,要在床边放杯水,半夜起来就喝上一口。心肌梗死多发生于午夜两点左右,这个时间补水也很重要。
三、控
1、控制情绪
当人们情绪激动、大起大落的时候,更容易突发脑溢血。因为激动的时候,体内的肾上腺素会不断增加,心跳会变得更加快速,也更容易导致血管的破裂。
2、控制血压
导致脑溢血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
它的发生,是在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之上,血压突然升高的时候,微动脉瘤就可能会破裂,进而出血。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一定注重日常血压的监控,/80mmHg可能是预防脑血管病的理想血压值,在平时也不要擅自停药,不要喝酒。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