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交通大医院心外科王哲主任及其团队应用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治疗胸主动脉夹层一例。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57岁
主诉:“活动后胸闷气喘1年余,3周前出现无明显诱因下胸闷气促、气喘”入院。
既往史:合并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尚可。
诊断结果
CTA检查:胸主动脉夹层(DebakeyIII型);
CTA三维重建
CT检查:两肺肺炎病变,双侧胸腔积液;
心脏超声检查: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重度反流,升主动脉增宽,肺动脉高压伴三尖瓣反流少量,心包积液微量,卵圆孔未闭。
手术方案分析
1.患者心脏超声提示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主动脉CTA提示DebakeyIII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指征明确,需尽快治疗;
2.拟行主动脉瓣置换外科手术,治疗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同期进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TEVAR),使用覆膜支架封堵夹层破口,治疗主动脉夹层;
3.主动脉夹层近端累及左锁骨下动脉(LSA),健康锚定区不足,需向近端拓展锚定区,并重建LSA血供。计划选用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理由如下:
主体支架可向近端拓展约15mm,锚定至左颈总动脉(LCCA)后缘,获得充足的锚定区,减少夹层逆撕几率;
一体化分支设计可同时重建LSA,有效保留LSA血供,减少截瘫几率,同时保障远期通畅率。
术前评估
LCCA后缘主动脉直径:平均33.5mm(34.4*32.6mm);
主动脉远端直径:25.4mm;
LSA远端直径:9.1mm;
LCCA-LSA间距:9mm;
主动脉及LSA展开钟向角:LAO60°;
主动脉及LSA展开足背角:CAU10°。
LCCA-LSA间距为9mm
近端健康锚定区拓展至20mm
根据以上术前评估数据,拟选取规格为主体近端直径36mm、锥度6mm、分支远端直径10mm、分支后移长度10mm的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C-)。
手术过程
主动脉瓣置换外科手术:
1.患者全身麻醉后,胸部正中切口,纵行锯开胸骨,插管建立体外循环;
2.于升主动脉处阻断血流,切开升主动脉并行心脏停搏。探查见主动脉根部破口;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
3.切除病变的主动脉瓣;使用毛毡片缝合关闭主动脉根部破口;置入机械瓣并缝合;
4.缝合升主动脉切口并开放血流,心脏复跳,留置临时起搏器。脱离体外循环,中和肝素并拔除插管。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TEVAR):
1.切开双侧股动脉及左侧肱动脉,预置鞘管;
2.经左侧肱动脉引入泥鳅导丝,使用抓捕器抓捕至右侧股动脉取出,并沿导丝导入导管,建立分支导丝通道;
3.经左侧股动脉引入导丝及造影导管,进行术前造影,造影结果显示为累及LSA的胸主动脉夹层;
术前造影
4.交换导丝,导入Castor?分支型支架至主动脉弓部,分支支架通过分支导丝牵引,进入LSA。造影并确认支架位置,完成定位;
导入支架并定位
5.快速释放主体支架,并牵拉分支导丝释放分支支架,撤出输送系统。术后造影显示,Castor?分支型支架定位精准,形态良好;假腔消失,有效隔绝夹层破口;弓上分支血流通畅;
术后造影
6.撤出导丝导管,关闭双侧股动脉及左侧肱动脉切口。心包、纵膈各放置引流管一根,钢丝缝合固定胸骨,逐层缝合胸部切口。
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
Castor?分支型支架是全球首款通过微创治疗实现腔内同时修复主动脉和弓上分支动脉的覆膜支架。特点是主体和分支支架缝合为一体,并创造性地解决了一体式分支支架的导入和定位难题,且具有术后内漏发生率低、侧支通畅率高等优势。其独有的“分支一体化”结构不仅能适应各种弓部解剖,也能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
Castor?分支型支架的上市,使主动脉疾病的腔内治疗朝着主动脉弓的方向迈出关键的一步,这也是从事相关行业的临床医生多年来不断探索和寻求突破的方向和目标。
专家介绍
王哲
上海交通大医院心外科
主任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大血管学术委员会和介入治疗委员会的全国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心脏大血管外科分会委员
科室介绍
上海医院心外科具有悠久和辉煌的历史。科室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解放后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批心外科之一,也是当时少数能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单位之一。国内著名的老一辈心外科专家有叶椿秀教授、张世泽教授等。叶椿秀教授是我国体外循环和辅助循环领域的创始人之一,张世泽教授则在医院成功完成了亚洲第一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科室在保持传统领域技术优势的同时,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以冠心病外科、微创及机器人心脏外科、杂交技术、心脏瓣膜外科、主动脉外科、心力衰竭外科治疗和擅长疑难危重心脏病手术治疗为特色的心外科学科,无论在手术技术还是在学术水平方面,均在国内处领先地位,已成为国内著名的心外科中心之一。
心外科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由国内著名的心脏外科专家赵强教授担任科主任,分冠心病、瓣膜病、大血管、微创及先心病、心力衰竭6个亚专业组,有教授、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7名,住院医师13名,监护室医师5名,体外循环灌注师4名,护士名。具有博士学位30余人,硕士学位8人。多名医生担任国际、国内学术机构委员,其中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委员2人,国际微创心脏协会委员1人,亚太区心脏瓣膜修补协会常委1人,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常委1人,医师协会冠心病分会主委1人、委员3人,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委员1人,上海市胸心外科理事2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1人,领军人才1人。科室拥有独立心外科手术室,配备目前最先进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麻醉机、体外循环机、体外膜肺机、心脏超声、冠状动脉血流量仪等仪器和设备。独立的心外科监护室有25张床位,为国内少数拥有空气净化的监护室之一,拥有呼吸机、监护仪、连续心排量仪、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血透机等重症监护和治疗设备,为心脏病患者术后恢复提供安全保障。有二个普通病区90张床位,每位病人均配备心电遥测装置,病房环境舒适优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