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时速:患者突发脑出血,情况危急
近日,患者张先生突发昏迷,家属见状医院急诊电话。患者呼吸急促,呕吐不止,并出现呼吸衰竭症状,随后急诊送入我院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值班医生刘静芝,随即为患者实施气管插管,结合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立即与科室主任王海涛联系会诊。
重症医学科主任王海涛在为患者详细查体后,依据CT检查结果,诊断为脑出血破入脑室,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如果不及时处理,病人很难存活,需紧急行手术治疗,时间就是生命…...在于患者家属紧急沟通后,为张先生成功实施“脑室钻孔引流术”。术前术后CT结果对比
术后第二天,患者渐渐好转,呼吸衰竭症状有所改善,并为患者拔出气管插管。
术后第三天,患者张先生神志恢复清醒,并能准确回答所问问题,肢体活动自如,现已转入普通科室继续治疗。
据悉,当日重症医学科值班医生刘静芝已怀有七个月身孕,面对抢救患者生命时,依然坚守在抢救患者生命的最后防线。
什么是脑出血?脑出血,俗称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我国每年因为脑溢血死亡的患者约占全部疾病死亡的20%左右,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人为什么得脑出血?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
脑出血的危害有哪些?临床上脑出血发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救治不及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死亡。
脑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最近几年,脑出血低龄化现象已经呈现。
脑出血的危害那么大该如何预防?脑溢血重在预防,为此,医生编写了24字的口诀,方便人们记忆:
稳血压、调情志、
戒烟酒、择饮食、
避劳累、防便秘、
防跌倒、足饮水。
稳血压。必须早期发现并及时联合控制高血压、高血糖,定期检查,确诊后就应坚持服药治疗,减少危险因素;
调情志。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于激动。
戒烟酒。酗酒是脑出血和脑出血后遗症最常见的诱因。
择饮食。饮食要清淡,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蔬菜、水果。避免暴饮暴食。
避劳累。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规律生活,进行适当运动。
防便秘。要预防便秘,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便秘和剧烈咳嗽,以免诱发高血压脑溢血。
防跌倒。特别是老年人需防跌倒,跌倒时有发生颅内血管破裂的危险。
足饮水。冬季需注意保暖,平时要养成多饮水的习惯。要维持体内有充足的水液,使血液稀释,保持血容量。
供稿:重症医学科余佳佳
校对:孙梦瑶
审核:吴海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