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外伤性血胸 > 疾病诊断 > 猝死

猝死

发布时间:2018-7-25 16:42:21   点击数:

一、猝死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猝死的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二、猝死案件处理思路

了解案情,收集死者病史、家族史和死前的临床表现,进行现场查勘,争取及时尸检。

三、常见的几种情况

1、病变显著,足以引起解释死亡原因,排除致命性损伤或中毒的存在。如:主动脉瘤破裂,心肌梗死,颅内出血等;

2、疾病和中毒并存,药物或毒物微量,器官病变严重,判定为猝死;

3、病变轻微难以解释死因。如:青壮年猝死综合征;

4、有损伤参与,判断损伤和猝死的关系。

① 死亡由疾病引起,与损伤无关。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终前摔倒跌伤

② 死亡由疾病引起,损伤是诱发因素,如:脑血管畸形患者,头部遭受轻微打击,促发病理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而死

③ 死亡由损伤引起,疾病对死亡影响不大。如:心脏贯通伤,同时有严重冠心病

④ 死亡主要由损伤造成,疾病是辅助。如:慢性血吸虫性脾大患者,腹部受钝器打击后发生脾破裂引起大出血致死

四、引起猝死的常见疾病

1、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发生猝死最常见的疾病。

2、心肌炎:是婴幼儿猝死的常见原因,法医学检验中常见的有病毒性心肌炎和特发性心肌炎。

3、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出血,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原因,需注意区别自发性脑出血和外伤性脑出血,外力既可是外伤性颅内出血的原因,也可是促发自发性脑出血的诱因,注意颅内出血的部位,如硬膜下和硬膜外血肿多为外伤性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多见于壳核部、脑桥、小脑等部位。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病理性和外伤性两类,病理性的病因以颅内动脉瘤破裂最为常见,脑血管畸形、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次之;外伤性的多因脑浅表部位的损伤如脑挫裂伤所引起,还可有头皮血肿及其他颅脑损伤的征象。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猝死的机制是由于蛛网膜下腔大量出血,颅内压急剧增高,脑疝形成,脑干重要结构受压或移位,生命中枢麻痹而死亡。

4、支气管肺炎:可为原发,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多见于婴幼儿、老人和体弱多病者。

5、间质性肺炎:主要由病毒和支原体引起,多发生于小儿,易导致婴幼儿毫无临床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时猝死。

6、肺栓塞:是指栓子随血液流动阻塞肺的血管,最常见的栓子是血栓栓子,另外,脂肪、气体、羊水等也可引起肺栓塞。

7、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常在饱餐或饮酒后1-7小时表现为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常有恶心、呕吐,约1/4的患者出现黄疸继而休克死亡。

赞赏

长按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21binyang.com/jbzdu/2091.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