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也叫脑溢血,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脑出血占所有脑血管病的40%~50%。脑出血80%发生在大脑半球,20%发生于脑叶、脑干、小脑和脑室,是目前中老年死亡疾病中最高的一例疾病。其中40~70年龄段最为频繁。脑出血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硬化有关。血管的病变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
脑出血发病后,由于患者的治疗不当,则就会引发脑出血的后遗症,而脑出血后遗症出现,意味着给脑出血患者的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脑出血后遗症:
1、精神和智力障碍;
2、出现失语:运动性的失语;感觉性失语;命名性失语;
3、其他:如一侧肢体偏瘫或活动不灵便、全身瘫痪不能动、智能减退、口眼歪斜、大小便失禁等。
引发因素:
1、情绪激动也会使血压突然升高;
2、过度疲劳和用力过猛会引起血压升高,从而引发脑溢血;
3、过饱进餐和进食过分油腻的食物能使血液中的脂质增多,血液循环加快,血压突然上升,引发脑溢血;
4、长期吸烟可促发动脉硬化,使血管脆性增加。在特殊情况下,大量吸烟可引起心血管和神经等系统的变化,从而引发脑溢血。
5、饮酒是引起脑溢血的另一危险因素。尤其酗酒,可引起血压增高或凝血机制改变和脑血流加速而促发脑溢血。
6、冬秋季比夏季好发。这是因为冬天天气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而夏季天气转热、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的缘故。但是夏季中暑,出汗增多也会促发脑出血后遗症。
常规治疗:
1、从思想上解除病人的精神负担,认清疾病是功能性的,可逆的,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2、积极参加户外活动,锻炼身体,生活规律化,纠正不良习惯和嗜好;
3、控制血压;
4、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