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类伤寒证第八十
张金吾藏书志宋白沙许叔微知可述。先列病证,后论治法,剖析颇精。是书诸家书目俱未著录,伏读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云:叔微书,属辞简雅,不谐于俗,故明以来,不甚传布。是则因传本稀少,故藏书家俱未之见欤?陈振孙曰:叔微有伤寒治法八十一篇,未知即此书否。
寒热类伤寒证第八十
一尼病,恶风、体倦、乍寒乍热、面赤心烦、时或有汗。他医以伤寒温疟治之,见其寒热往来,时方疫气大作也,大小柴胡杂进数日,愈甚转剧。予诊之曰:“两手不受邪,厥阴脉弦长而上鱼际,此非伤寒,乃阴动不得阳也。此正与仓公治一绣女病同。”投以抑阴等药,数日愈。
论曰:昔褚澄云:“治师尼寡妇,别制方,盖有为也。师尼寡妇,独居怨旷,独阴而无阳,欲心屡萌而不适其欲,是以阴阳交争,乍寒乍热,虚汗倦怠,全类温疟,久久成痨瘵矣。尝记《史书·仓公传》载济北王侍者绣女病,腰背寒热,众医皆为寒热也。仓公曰:“病得之欲男子而不可得也。”何以知之?诊其脉,肝部弦出寸口,是以知也。男子以精为主,女子以血为主,男子精溢则思室,女子血盛则怀胎。肝摄血者也,今肝脉弦长上寸口及鱼际,则血盛欲男子之候也。然则治师尼寡妇,尤不可与寻常妇人一概论也。”
按:褚澄疗师尼寡妇,别制方者,盖有原因,此二种人寡居,独阴无阳,欲心萌而不遂,是以阴阳交争,乍寒乍热,类似温疟,久则为劳。此专主肝经而治,以相火寄于肝也,男女之欲皆从此出,观天地之气始于春,则知思春之义必由于肝也。本案许氏鉴于两手无感受外邪之脉象,反见肝脉弦长上鱼际,断为“非伤寒,乃阴动不得阳”,为肝郁日久化热所致,用抑阴养肝之药而获效。此案开后世养阴抑阴治疗寡妇师尼不明原因发热的一大法门,如《医方类聚》、《医学入门》所载抑阴地黄丸即效法本案,以“治寡妇师尼,郁抑成病,其证乍寒乍热,面赤心烦,自汗体痛,肝脉弦出寸口”。
-END-
有用就扩散
有用就点在看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许叔微医学全书》
作者:许叔微,编辑整理/刘继芳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
qq.